买卖U中常见骗局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为方便阅读,我们把买U方称为甲乙丙丁,卖U方称为ABCD。

骗局一

甲在境外聊天软件发布收购U的信息,A看到后主动联系,双方约定好线下交易的时间和地点。A到场后,发现前来交易的是乙,甲通过软件告知A自己临时有事,委托乙到场代办,让A先向甲转U,甲收到后由乙向A支付现金。但A按甲提供的地址转完U后,甲却否认收到U,乙也拒绝支付现金。

骗局二

甲在境外聊天软件发布收购U的信息,A看到后主动联系,双方约定线下交易的时间和地点。A到场后,发现现场有甲乙丙多人,甲称自己只是中间人,真正的买家是乙或丙,让A按乙、丙提供的地址转U。A转完U后,乙、丙当即声称未收到,甚至说U“转丢了”,随后迅速离场,只留下甲与A在现场争执。

骗局三

甲与A约定线下交易U,A到场后先查验了甲的资金,确认无误准备交易时,甲提出担心A的U有问题,要求A下载一款“检测软件”(通过扫码或安装DApp)。A下载后按提示操作,软件显示U存在问题,甲以此为由拒绝交易。事后A发现钱包里的U已被盗,却无法证明这款检测软件是甲要求安装的。

骗局四

甲在聊天软件上看到A出售U,价格合适,便约定线下交易。甲到场后,A并未出现,而是通过软件称委托亲戚、朋友、同学等关系人B前来代办。B查验完甲的资金后,甲将收U地址发给A,不久A发来转U截图,显示转账成功,B随即抢走甲的钱。但实际上,甲并未收到这笔U。

骗局五

甲与A约定线下交易U,甲到场后发现A未出现,来的是B和C,甲未多想,让二人查验资金。验资完成后,A在聊天软件中找借口,拒绝直接向甲转U,要求先转给C,再由C转给B,最后由B转给甲,声称这样“更安全”。过程中,A向甲出示截图或链上记录,证明已转给B或C,但B、C坚称未收到,同时抢走甲的钱。民警到场后,B、C出示转账记录,声称已向A支付对应人民币,自己也是受害者,拒不向甲返还钱款。

骗局六

甲与A通过境外交易软件相识,多次交易均顺利,A对甲较为信任。“924通知”发布后,甲称线上交易不安全,提议改为线下交易,双方约定时间和地点。到场与A交易的是乙,甲以各种理由缺席。A查验完资金,按甲的指示转U后,甲否认收到U,并删除了双方的聊天记录,乙带着钱迅速逃离。即便A报警抓获乙,乙也声称对交易全程不知情,且A与乙之间没有任何聊天或通话记录。

骗局七

甲与A通过境外交易软件相识,约定线下交易U。交易当天,A查验完甲的资金后,甲通过软件发送收U地址,A按地址转U后,甲称未收到。A核对聊天记录时发现,甲之前发的地址已被双向撤回,此时甲又发来另一个地址,随后便拒绝付款。

骗局八

甲与A约定线下交易U,甲表现得十分热情,提前为A预订了酒店。A入住后连接了酒店WiFi,之后钱包里的U便不翼而飞。

骗局九

甲与A约定线下交易U,到场后发现现场还有BCD多人,甲提高警惕,要求先查验U,确认无误后,A一方提出查验甲的资金。验资过程中,BCD控制住甲的钱,A将“假U”(非泰达公司发行的合规U)转到某个地址,ABCD均声称该地址是甲提供的,但甲已删除双方的聊天记录,无法证明。最终ABCD拒不向甲返还钱款。

骗局十

甲与A约定线下交易U,因金额较大,按规矩应先转U后付款。A为保险起见,要求分批交易,甲同意。前几笔交易均顺利完成,A逐渐放松警惕。在进行一笔大额交易时,甲找各种理由推脱,拒不支付现金。

骗局十一

甲与A多次交易,掌握了A的银行卡账号。双方约定线下交易,却仍使用银行转账付款(此时应提高警惕)。甲拿出提前伪造的视频,假装操作转账,让A查看,A只注意到账户和姓名是自己的,未细看其他信息,便向甲转了U。事后A发现未收到钱款,而相关聊天记录已被甲删除。

#加密市场反弹#
BTC0.84%
ETH2.24%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