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chain趨勢:應用生態重塑與價值捕獲新範式

Appchain趨勢:應用生態的重塑與價值捕獲的新範式

三年前,我們曾探討過Appchain的概念,當時是因爲某去中心化衍生品協議宣布將從一個L2解決方案遷移到基於Cosmos SDK和Tendermint共識的獨立區塊鏈。

在2022年,Appchain可能還是一個相對邊緣的技術選項。然而,隨着我們進入2025年,越來越多的Appchain,尤其是Unichain和HyperEVM的推出,正在悄然改變市場的競爭格局,並形成了圍繞Appchain展開的新趨勢。本文將從這一角度出發,探討我們對Appchain的看法。

頂級應用的戰略選擇

某知名DEX的Appchain構想早在2022年就已出現。當時有分析指出,該DEX的體量、品牌、流動性結構以及對性能和價值捕獲的需求,都指向其推出獨立鏈的必然性。

今年2月,這個被稱爲Unichain的項目正式推出。目前已有超過100個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提供商在其上構建。其總鎖倉價值(TVL)約爲10億美元,在衆多L2解決方案中排名前五。未來,Unichain還計劃推出200毫秒區塊時間的快速區塊功能和驗證網路。

另一方面,作爲永續合約平台的Hyperliquid從一開始就有Appchain和深度定制化的需求。除了其核心產品,Hyperliquid還推出了HyperEVM,使用與其核心系統相同的共識機制。這意味着Hyperliquid不僅提供強大的永續合約產品,還在探索構建更廣泛生態系統的可能性。目前,HyperEVM生態系統的TVL已超過20億美元,生態項目開始湧現。

從這兩個案例的發展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個趨勢:

  1. L1/L2競爭格局開始分化。Unichain和HyperEVM生態的TVL合計超過30億美元。這部分資產原本應該沉澱在通用型L1/L2上。頂級應用自立門戶直接導致了這些平台的TVL、交易量、交易費用和MEV等核心價值來源的流失。

    過去,L1/L2與這類應用是共生關係。現在,這些應用自己成爲了平台層,與其他L1/L2形成了直接的競爭關係。它們不僅爭奪用戶和流動性,也開始爭奪開發者,邀請其他項目在自己的鏈上構建,這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競爭格局。

  2. Unichain和HyperEVM的擴張路徑與現有的L1/L2截然不同。後者往往是先建基礎設施,再用激勵吸引開發者。而Unichain和HyperEVM採用"產品優先"模式——它們首先擁有一個經過市場驗證、擁有龐大用戶基礎和品牌知名度的核心產品,隨後圍繞這個產品來構建生態和網路效應。

    這種路徑的效率和持續性更高。它們不需要通過高額的開發者激勵"購買"生態,而是通過核心產品的網路效應和技術優勢"吸引"生態。開發者之所以選擇在HyperEVM上構建,是因爲那裏有高頻交易用戶和真實的需求場景,而不是因爲虛無縹緲的激勵承諾。這顯然是一種更爲有機和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近年來的變革

首先是技術棧的成熟和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的完善。三年前,構建Appchain需要團隊掌握區塊鏈的全棧技術。而隨着各種RaaS服務的發展與成熟,從執行、數據可用性到結算和互操作,開發者可以像選用雲服務一樣,將各個模塊化按需組合,極大降低了構建Appchain的工程復雜度和前期資本投入。運營模式從自建基礎設施轉變爲購買服務,爲應用層創新提供了靈活性和可行性。

其次是品牌和用戶心智的變化。用戶往往忠於應用的品牌,而非底層技術設施:用戶使用某DEX是因爲其產品體驗,而不是因爲它運行在特定公鏈上。隨着多鏈錢包的廣泛採用以及用戶體驗的進一步改善,用戶在使用不同鏈時幾乎無感知——他們的接觸點往往首先是錢包和應用。當應用構建自己的鏈,用戶的資產、身分和使用習慣都沉澱在應用生態內,形成強大的網路效應。

最重要的是應用對經濟主權的追求在慢慢凸顯。在傳統的L1/L2架構中,價值流動呈現明顯的"自頂向下"趨勢:應用層創造價值,但大部分價值被底層基礎設施捕獲。例如,某DEX自推出以來爲某L1創造了27億美元的gas收入,約佔該L1收取的結算費用的20%。

而如果應用有自己的鏈,它們可以將gas費收歸己有,用自己的代幣作爲gas token;並且把MEV內部化,通過控制排序器來最小化惡意MEV,將良性MEV返還給用戶;或是定制費用模型,實現更復雜的費用結構等。

這樣看來,尋求價值的內化成爲應用的理想選擇。當應用的議價權足夠大,自然會要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因此優質應用對底層鏈是弱依附關係,而底層鏈對優質應用是強依附關係。

結語

我們正在見證"胖協議"理論向"胖應用"理論的範式轉移。未來頭部應用的市值無疑會超過多數L1,L1的估值邏輯將從以往的"捕獲生態總價值"轉變爲一個穩定、安全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其估值邏輯將更接近於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公共產品,而非能夠捕獲大部分生態價值的"壟斷性"巨頭。

關於Appchain,我們認爲:由於具備品牌、用戶心智與高度定制化的鏈上能力,Appchain可以更好地沉澱長期用戶價值。在"胖應用"時代下,這些應用不僅可以捕獲自己創造的直接價值,還能圍繞應用自身構建區塊鏈,進一步將其外化並捕獲基礎設施的價值——它們既是產品,又是平台;既服務終端用戶,又服務其他開發者。

當然,Appchain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對於某些高度依賴一條鏈上可組合性的協議,Appchain可能並不適合。相對而言,對外部需求較少的永續合約平台更適合Appchain模式。此外,對於中腰部的應用來說,Appchain也並非最佳選擇,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L19.5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地平线猎手vip
· 20小時前
未来可期大趋势
回復0
反向指标哥vip
· 20小時前
好看但没讲重点
回復0
盲盒开启师vip
· 20小時前
应链终将成为主流
回復0
Web3教育家vip
· 20小時前
应用链的未来
查看原文回復0
空投碎片收集者vip
· 20小時前
链上碎片哪里不香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