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花香,月兒圓~
Gate 廣場 · 中秋創作激勵限時開啓!
創作點亮中秋,帶上熱門話題發帖,就有機會瓜分 $5,000 中秋好禮! 🎁
立即報名參與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參與攻略
1️⃣ 在廣場發帖並帶上話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2️⃣ 內容需圍繞廣場官號(Gate廣場_Official)每日發布的熱點話題進行創作,並確保帶上該熱點話題及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標籤
3️⃣ 發帖數量越多,內容越優質,互動量越高,獎勵越豐厚!
💰 創作者專屬獎勵
🏆 Top 1: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100 合約體驗券 + $100 GT
🥈 Top 2: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80 合約體驗券 + $60 GT
🥉 Top 3: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60 合約體驗券 + $30 GT
Top 4-10:寶格麗中秋限定禮盒 + $50 合約體驗券
Top 11-20:多功能充電器 + $30 合約體驗券
幸運獎(30 位):每人 $20 合約體驗券
除此之外每位獲獎者都將獲得相應的社區流量扶持,增加您的社區影響力!
🍀 新用戶特別福利:
第一次在活動期間發帖?恭喜你,還有機會衝擊 $600 中秋賞月獎池!
完成任務(完善資料+關注5人+點讚/評論/轉發5帖+帶話題發首帖),30 位幸運用
百萬加密幣被盜案引發爭議 加密資產法律定性待明確
加密資產盜取案件引發法律界熱議
近期,一起涉及百萬元加密幣盜取的案件引發了法律界的廣泛關注。該案不僅揭示了加密資產領域的復雜性和風險,也暴露了我國在加密資產法律定性上的分歧。
2023年5月,上海居民歐某發現自己存儲在某平台開發的錢包中價值百萬元的加密幣被轉走。經調查,歐某發現錢包中存在自動獲取私鑰的"後門"程序。通過技術分析和追蹤,歐某成功向公安機關提供了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案件調查過程中,三名犯罪嫌疑人被確定爲該平台的前端開發工程師。他們承認在錢包中植入了"後門"程序,非法獲取用戶的私鑰和助記詞。據統計,他們共獲取了27622條助記詞和10203條私鑰,涉及19487個錢包地址。
然而,案情出現轉折。在進一步調查中,發現實際轉走歐某加密幣的是另一名前員工張某2。張某2早在2021年就在客戶端代碼中植入了收集用戶私鑰和助記詞的程序,並於2023年4月將歐某的加密幣轉入自己的錢包。
最終,四名嫌疑人均被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然而,這一判決引發了法律界的爭議。
爭議的焦點在於加密資產的法律定性。目前,司法界對此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認爲加密資產不是財物,而是一種數據;另一種則認爲加密資產具有財物的核心屬性,應屬於財物範疇。這種分歧直接影響了案件的定罪量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判例實質上已經承認了加密資產的財產屬性。例如,在一起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的詐騙案中,明確指出虛擬貨幣具有刑法意義上的財產屬性,可成爲財產犯罪的對象。
有法律專家認爲,本案中的犯罪行爲更適合以職務侵佔罪定罪處罰。因爲犯罪嫌疑人利用職務便利,將用戶托管在平台的加密資產非法佔爲己有,符合職務侵佔罪的構成要件。若按職務侵佔罪量刑,刑期可能會更長。
這起案件凸顯了我國在處理新型網路犯罪,特別是涉及加密資產的案件時面臨的挑戰。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加密資產市場的日益成熟,法律界期待能夠更精準地界定加密資產的法律屬性,爲司法實踐提供更爲明確和統一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