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熱開啓,助力 PUMP 公募上線!
Solana 爆火項目 Pump.Fun($PUMP)現已登入 Gate 平台開啓公開發售!
參與 Gate廣場創作者活動,釋放內容力量,贏取獎勵!
📅 活動時間: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動總獎池:$500 USDT 等值代幣獎勵
✅ 活動一:創作廣場貼文,贏取優質內容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參與方式: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的原創貼文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必須帶上話題標籤: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
二等獎(2名):$50
三等獎(10名):$10
📋 評選維度:Gate平台相關性、內容質量、互動量(點讚+評論)等綜合指標;參與認購的截圖的截圖、經驗分享優先;
✅ 活動二:發推同步傳播,贏傳播力獎勵
📌 參與方式:在 X(推特)上發布與 PUMP 項目相關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
使用標籤: #PumpFun # Gate
發布後填寫登記表登記回鏈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獎勵設置:傳播影響力前 10 名用戶,瓜分 $2
Labubu引發全球狂熱:從潮玩到加密貨幣 市值飆升至1800萬美元
全球文化現象:Labubu席卷Z世代,從潮玩到加密貨幣
Labubu,這只來自北歐森林的精靈,正以驚人的速度成爲全球性的文化現象。它不僅是Z世代眼中的時尚單品和社交貨幣,甚至演變成了一種另類的理財工具。最新推出的第三代搪膠毛絨系列一經上市就引發了搶購狂潮,從國內電商平台的秒空到海外旗艦店前的通宵排隊,從街拍中的主角到社交媒體的刷屏話題,Labubu已經演變成一種跨越國界的文化符號。
這股席卷全球的潮流不僅精準地擊中了年輕人對個性表達和情感釋放的內心需求,還成爲了資本市場矚目的另類資產。不僅傳統收藏圈趨之若鶩,連加密貨幣世界也掀起了Labubu熱潮。
LABUBU幣:從數十萬到千萬美元市值的飆升
近期,隨着新系列產品的發布,MEME幣$LABUBU再次成爲市場焦點。多位知名加密貨幣意見領袖發布了帶有Labubu形象的推文,引發了社區的強烈反響。
數據顯示,$LABUBU的市值在近一周內從數十萬美元飆升至1800萬美元,漲幅達數十倍。僅24小時內,交易額就達到950萬美元。持幣地址數量自5月14日以來明顯增加,反映出用戶參與度和市場熱情的持續升溫。
這並非$LABUBU首次引發市場熱潮。早在2024年11月MEME幣板塊爆發期間,$LABUBU的市值就曾突破2000萬美元,盡管它並非官方發行的MEME幣,卻成爲當時熱炒的主要IP項目之一。泰國市場在這輪行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Labubu在泰國:從明星到街頭的文化符號
Labubu在泰國已經成爲一種現象級的文化符號。從明星到普通民衆,Labubu的形象隨處可見。知名藝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與Labubu的合影,泰國王室成員將其作爲日常配飾,年輕人穿戴Labubu服飾,甚至將其圖案用於紋身。Labubu相關商品在泰國一度供不應求,其熱度甚至引起了泰國旅遊局的高度重視。
這種現象也反映在財務數據上。某公司2024年中期財報顯示,其海外營收達13.5億元,同比增長259.6%,其中東南亞市場貢獻收入5.6億元,佔海外營收總額逾四成。
全球熱度持續攀升
目前,Labubu的全球熱度持續攀升。搜索數據顯示,過去30天內,Labubu在全球的搜索熱度遠超其他MEME相關IP,如MOODENG、PEPE、DOGE和Chillguy等。這表明Labubu在全球範圍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關注度正迅速提升。
從潮玩到社交貨幣:Z世代的文化經濟崛起
Labubu正在實現從潮玩圈層到全球主流時尚圈的文化遷徙。全球各地的粉絲爲搶購新系列產品徹夜排隊,二手市場上的溢價現象明顯。在社交平台上,Labubu相關內容成爲流量密碼,年輕人熱衷於發布各種與Labubu相關的短視頻。
更值得注意的是,Labubu已經成爲全球年輕人社交場景中的"通用貨幣"。在各種場合,人們用Labubu交換奢侈品、演唱會門票,甚至電子產品。這種"潮玩即貨幣"的現象,不僅體現了Labubu作爲一種社交資本的價值,也成爲年輕人之間身分認同與審美共振的媒介符號。
Labubu已經發展成爲一個具備全鏈路商業能力的全球IP,推動了相關企業的業務增長。2024年,Labubu所屬系列爲某公司貢獻了30.4億的收入,同比增長726.6%,佔公司全年營收的近四分之一。
某種程度上,Labubu的全球爆紅路徑與MEME幣的崛起邏輯相似。兩者本質上都是由情緒價值驅動的文化現象,通過社交媒體裂變、社區自傳播和強烈的身分認同感迅速破圈。它們反映了當代年輕人對自我表達、圈層認同與話語權參與的渴望,成爲新世代文化經濟的典型案例。